首页 > 中医药学 > 《伤寒论》方药服法解读

《伤寒论》方药服法解读

2022-09-06    来源:药物治疗网    作者:高姗姗    阅读量:2419
文/高姗姗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审校/柳芳 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

     《伤寒论》全书载方113首,其中汤剂: 如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等;散剂:如四逆散、半夏散等;丸剂:如理中丸、乌梅丸、麻仁丸等;栓剂:如蜜煎导方;灌肠剂:如猪胆汁方;滋膏剂(乳剂):如猪肤汤。徐灵胎云:“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 [1]。医圣张仲景对此尤为重视,《伤寒论》中关于方剂服用方法的记述极其丰富,应用亦颇为灵活。本文从服药时间、服药频次、服药剂量、服用温度、毒性药物服法、服药调养与禁忌方面进行了初步整理,希望经方服药方法能够得到广泛的重视。
      1、服药时间
      伤寒论中的方药服用时间是根据不同病、证有所区别的。多数药物均日服,为常规的服药方法。为了药力持续,还有采用夜服用法,如:“日再夜一服”的桂枝人参汤、黄芩汤;“昼三夜二服”的黄连汤;“日三四、夜再服”的理中丸。[2]除此之外伤寒论中还有为了药力直达病所或者减少药液在胃中停留时间的空腹服药法,例如桃核承气汤以及十枣汤的服用。对于调和营卫的名方桂枝汤,则是采用先其时服药法,以达到驱邪的目的。
      2、服药频次
      伤寒论中“再服”和“三服”的方剂最多,也是最常用的服法。二服多早晚分服,三服多早、午、晚三次服用,这与现在服药频次基本一致。除此之外还有顿服法,即将方药煎煮液一次服尽的服药方法,可使药力集中,效果迅速,有单刀直入之势, 所以常用于峻补剂、急攻剂等急证方药的服用中。少量频服法,可使药力持续不断,又可缓和药性。日夜继服法,这一服药方法多用于温中解表散寒,健脾和胃降逆,清热燥湿止利等方药的服用中,以取其药力持续不断之意。现将除再服和三服的常规服法的方剂进行大致归纳:

《伤寒论》方药服法解读-高珊珊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主治中医师_01_看图王.png

      3、服药剂量
      仲景的方药中,服用量和服用时间是两个密不可分的部分,多数一次煎取的药物量是一定的,如此一来,次数少则服用量大,次数多,则服用量小。根据不同的证型酌情增减,对于不同体质的患者因人而异。从半钱、一钱、方寸匕、一丸、十丸、六合、 七合、八合等等,直至一升,其档次之多,不胜枚举。但汤剂的最常规服法是温服一升[3] 
      4、服药温度
      伤寒论中内服药大多为温服,如桂枝汤为适寒温,但是根据病证以及方中药物特性,有热证寒药温服和寒证温药冷服的从治服药法,如半夏散及汤均宜小冷服,以为引药;对于主治太阳下后复汗致阳虚阴盛、阳气暴虚的干姜附子汤,要求顿服,即立即服下,也就是热服。还有方剂文蛤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对于治疗寒痰水饮结聚胸脘的三物小白散,则要求以白饮和服,不利近热粥,利过不止进冷粥。
      5、毒性药物服法
      在全书
113方中,含有毒性药物59方,占总数的52.2%,共用毒药84味,其中毒性药物16味,占总数的19.1%。在伤寒论中仲景对于毒性药物的服用强调,不拘泥于服用次数,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采用“因人而异,小量渐加”的原则,同时强调“中病即止,不必尽剂”[4]如在使用一分巴豆的三物小白散方时,指出“强人半钱,羸者减之”;十枣汤中重用甘遂、大戟2味毒性药物,仲景强调“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同时指出“若下后, 病不除, 明日更服加半钱”,实是恐发生中毒反应,因此试探性的予以少量汤剂,看是否达到药效,再逐渐加量。类似的方剂还有乌梅丸、大陷胸汤、柴胡加芒硝汤方等。
      
6、服药调养与禁忌
      伤寒论中记载的调养事宜,看似平淡无奇,但事实却不容忽视。药后的辅助措施大体包括: 饮食调护、温覆取汗法、扑温粉法、三个方面。[5]其中泻下作用较强的十枣汤条下,有“糜粥自养”的说法,以保护脾胃之气和补充津液。还提出用食疗法增进药性和补充药物作用的不足, 如五苓散条下,“饮温水助汗”,桂枝汤条下,“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三物白散条下,“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理中汤条下,“饮热粥一升许”,五苓散条下,“多饮暖水,汗出愈”,通过饮热水和啜稀粥以增强药效和补充津液。并且其他桂枝剂系列中如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等需温覆取汗,即盖被取汗。大青龙汤解表兼清里热,用于风寒表闭、里有郁热之证,但仲景仍告诫 ,取微似汗,并云“汗出多者 ,温粉扑之”。(“温粉”仲景未注明为何物) 
      伤寒论中对于用药后的禁忌有诸多条注。如桂枝汤条下,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小建中汤条下,“呕家不可用建中汤, 以甜故也”,指出有呕吐症候者,不宜用饴糖等甜物
[5]
      总结
      中药汤剂服药法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对服药次数更是非常讲究,汤剂用法非“水煎服”三字可统而盖之。在日常工作中,医生虽不能在处方上一一详列,也应向患者细述清楚,避免患者盲目用药,确保用药安全准确有效。药师作为患者用药的最后一道屏障,还要对患者安全合理用药做出相应指导,发现问题要及时与临床、患者沟通,保证患者有效服药。

参考文献:
[1]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6. 
[2] 
王梦琼.《伤寒论》剂型研究 [D].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8-26.

[3] 
叶韩镯.《伤寒论》服药法探讨[J].中医文献杂志,2000,04 :19 -20.

[4] 
王庆国.《伤寒论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65.

[5] 
吴瑞廉.仲景服药法浅探[J].中药通报,1986,11(09):56-57. 

                                                                                                 (注:封面图来源于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

网友评论